五次“第一”背后的付出

来源:组织文化部 作者:钟康龙 发布时间:2015-09-29 阅读次数: 2494 次

两年时间,从开工到投产,八次季度安全和文明施工综合考核,五次获得第一,连续四个季度在宝钢13A类项目标化评比中位居前列。这是中国十七集团在建设宝钢湛江钢铁炼钢项目建设中,在安全管理上交出的优异答卷。

  

铁炼钢项目是宝钢湛江钢铁基地的核心工程,其施工难度、技术要求和安全管理的难度自然也是“名列前茅”,点多、面广、战线长,前期的高支模、深基坑,安装阶段的施工用电、动火作业、高空作业、大件吊装、多层交叉作业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危险源多,动态变化明显。生命无价,为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十七冶项目部积极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创新安全管理技术,为加快推进工程保驾护航。

创新管理方法促措施落实

项目部针对炼钢项目安全管理特点,在强化安全制度和措施落实的同时,积极创新管理方法,从“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物品堆放定置化、人机作业规范化、安全监控可视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等六方面,全面推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举措的实施。

宝钢业主对各项目的安全管理要求非常严格,宝钢集团总经理戴志浩每月到现场巡查一次,业主工管部和项目组每半月都要到现场巡查。为适应管理新要求,十七冶炼钢工程项目部每周领导带队检查一次,并与中冶集团另外4家施工兄弟企业每月互检一次,还与之组成巡查组每月检查一次。兄弟单位之间互检、巡检,不但提高了项目安全管理的执行力,还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

  

安全员在日常的现场巡查中,打破以往按专业管理的传统管理方法,而是改为分片包干作业,每位安全员负责各自区域内的所有子项、工种的安全生产。为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安全员需要加强相互学习,了解掌握现场所有工种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特点。

在作业人员的管理上,项目部从源头把好进场人员“入口关”对新进场人员进行体检,确认身体状况良好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知识考试。对于手续完备人员,在其安全帽上张贴安全教育标志。每天作业前,班组长及安全员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5分钟教育。针对现场高空作业多的情况,项目部在现场设置了平衡能力测试桥,测试高空作业人员当天的身体状况。

创新安全技术防患于未然

新的安全管理技术应用可以让安全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炼钢工程区域大、作业面全部铺开、安全管理人员有限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吊装高峰期,现场有800多名高空作业人员,十七冶项目部积极创新应用新技术,让现场安全管理始终受控。

  

项目部针对现场高空作业多,厂房跨度大等特点,创新安全网悬挂措施。他们率先在长120米、宽24米,高31.5米的铁包间屋面钢结构安装中,采用“移动式安全网工作法”,在厂房两端的行列钢柱上选择合适的位置拉上钢丝绳,把安全网串在钢丝绳上固定,随着安装位置的移动,解开固定后沿着钢丝绳平移安全网,既减少了安全网的使用数量,又方便了安全网的移装,从而提高了功效,节约了人工成本。

项目部还率先在大型冶金项目应用“安全实时监控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安全管理,及时发现现场可能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快速处理。同时也让作业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章操作。对于高空作业人员,项目部应用了安全绳“强制安全登高自锁器”,为员工在高空作业又增加了一道保护屏障。

铭记责任确保一方平安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曾说,炼钢工程不出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就是湛江钢铁建设的最大胜利。这句话中蕴含的责任和压力,项目部全体员工都牢牢记在心里。

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牢记“一岗双责”,在安全管理上坚决按章办事,执行不打折扣。当然,现场安全的一线维护人员当属安全管理人员。在炼钢工程30多万平方米的施工区域内以及石灰工程、海水淡化工程中,十七冶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仅有18人,平均每人要分管2万平方米的施工范围,这就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精力。

  

 在施工现场,他们每天要头顶烈日爬高走低十几公里,足迹遍布每一个角落,不时用小喇叭、扩音器提醒、纠正作业人员。遇到一些不通情理的,他们还要耐心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从内心做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同时他们还利用对讲系统,与现场的其他管理人员保持及时沟通,消息及时传递。每个子项开工,都要利用“小黑板”做好安全交底和注意事项。

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他们在维护现场安全施工的同时,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协助施工人员做好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防护不到位,自己动手;临时接电不规范,自己动手;工完料未清,自己动手。甚至主厂房八层平台的施工垃圾、现场外围1.6公里的主干道路的保洁都要负责清扫,以保持现场清洁文明的环境,为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正是凭借着这种牢固树立的安全意识、紧绷着的安全弦、情真意切的苦口婆心和不辞劳苦的亲力亲为,他们用铭记在心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永不松懈的坚守,维护了一方平安与祥和,为每一位员工的生命架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安全永远在路上”。这是十七冶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始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始终激励着他们牢记责任和使命,不断创新,为“美好中冶”一直在前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