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采石古镇一期工程建设至今,中冶置业(安徽)有限责任公司高度重视项目劳务用工管理,着力推进以实名制为基础的用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劳务用工管理实现了项目农民工“进场有登记、上岗有培训、出工有考勤、工资无拖欠”的目标。
今年6月份,安徽省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和工资监管工作现场会在马鞍山市召开,安徽省人社厅副巡视员刘良骅和来自16个县市的住建、人社、建管部门负责人约100多名人员观摩了采石古镇一期工程实名制管理工作,对十七冶在实名制管理、工资监管、项目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一、源头管控,“三个必须”约束劳务分包单位
劳务分包单位准入做到三个必须。劳务分包单位在与项目部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时,必须接受项目部在劳务用工及门禁智能化管理方面的要求;劳务分包单位必须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配备专职或兼职劳资员;劳务分包合同签订时,劳务分包单位法人代表必须签订工资发放承诺书,承诺不拖欠劳务用工的工资。劳务分包单位进场前同样有“三个必须”。进场前劳务分包单位必须提供劳务人员完备的资料,供项目部购买团体意外伤害险和对劳务人员统一体检;必须对进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技术操作规程教育并建立教育记录台账,考核百分百合格后方可上岗;劳务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作业人员必须办理门禁考勤卡,进入项目施工现场须持证并刷卡考勤。
凡是实名制管理需要劳务分包单位做到的,在合同中就明确,在实名制管理上对劳务分包单位形成了强制性约束力,避免纠纷。
二、过程管控,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各项基本要素
专职管理人员落实。项目部配备专职劳资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务人员进行实名制登记,采集身份证、银行卡等相关信息,建立劳务用工进场登记表,审核进入现场人员基本信息,形成进场人员记录台账。
门禁系统落实。项目部实行全封闭管理,门禁设备设置在施工现场员工实名制通道,进出场人员凭门禁考勤卡并佩戴安全帽刷卡进入,所有打卡均在电子屏幕上显示,并由门卫监管,项目部劳资员、质安部、办公室不定期检查,保证员工实名制到位。
劳务人员信息采集落实。劳务分包单位须将劳务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劳务人员现时的体检报告及时准确地报项目经理部劳资员备案。劳务人员的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工种(特种作业人员提供操作证)、身份证及银行卡扫描件、籍贯或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进场时间等。
监管平台数据录入落实。项目部推行了“项目劳务用工综合管理系统”,一方面,系统具有信息统计分析和信息上传功能,通过该系统可以对工地的农民工进行实名制登记、考勤和工资管理。另一方面,该系统具有实时监管、预警等功能。
责任追究机制落实。未办理进场登记验证手续的人员,谁同意进入现场谁负责,追究相关责任。劳务人员进场后3日内,劳务分包单位未能提供劳务人员用工合同或协议,未能进行实名制登记备案或由于劳务人员个人原因未能提供本人身份证及有效证件等相关资料的,结清三天工资清退出场。
三、以实名制为依托,建立教育、培训、工资监管工作体系
通过实名制登记验证的劳务人员,由项目经理部质安部组织实施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对劳务人员安全教育情况进行登记确认,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台账。
利用项目农民工业余培训学校,开展劳务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特别是对实名制劳务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日常考勤、工资支付程序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一名进场劳务人员清楚其权利和义务,并指导农民工签订权利与义务《提示书》,且留有培训痕迹备查。通过培训适当公开工程款尤其是劳务款支付信息,与劳务分包单位结算信息等,让现场劳务人员心里有数,保证信息沟通顺畅。
项目建设期间,主管部门不定期加强对劳务用工人员的培训,树立维权意识、安全意识、考勤意识。同时由项目部定期对各劳务分包单位进行考核打分,在过程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纠正。
项目部建立完善工资发放程序,由劳务分包单位劳资人员按月制表,现场负责人签字确认,项目经理部劳资员依据刷卡考勤记录进行核对确认,项目经营副经理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劳务分包单位为现场劳务人员开具个人银行卡,按时通过银行代发工资,并将工资发放记录与工资支付表按月报送项目经理部。
进一步要求劳务分包单位必须建立农民工工资银行专户,劳务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银行专户由公司与劳务分包单位共同监管,为共同监管账户,项目部支付农民工工资时必须汇入监管账户。
劳务分包单位将劳务人员工资支付记录报劳资员处备案,按月度现场公示,劳资员不定期现场抽查询问农民工,核实工资支付情况。支付劳务分包单位工程款时,劳资员核对劳务分包单位劳务用工工资发放记录,并签字确认。
加强实名制劳务人员档案资料管理。工程竣工或劳务协作完成后,劳资员负责劳务分包单位劳务人员工资结算工作,并对所有劳务分包单位劳务人员实名制登记、考勤、工资发放、工资结算以及撤场清算表等内业资料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作为项目经理部与劳务分包单位劳务费用结算依据。
中冶置业(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在实名制管理上抓源头、重管控,抓要点、促落实,注重工作体系建设及其相互间的促进作用,以信息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着力点,使得公司的实名制管理工作得到了业内和主管部门的认可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