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积极践行“24小时工作法”,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战略目标,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科技创新指标再创新高,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开好头。
优化顶层设计 提高运营效果
2016年,科技公司实行内部机构改革,将道路交通检测业务从检测中心分离出来,成立“道路交通检测研究所”,独立为一个实体,适应新的检测资质标准要求,分立后的两个实体运行达到1+1>2的效果。公司成立收发室,将五大检测研究所收发业务集中管理,实行实体化运作,加强各实体之间沟通和交流,进一步规范报告收发流程。各分公司根据业务范围、规模的变化,由实体化运作方式转变为窗口化运作方式,由市场部统一管理。重组后的机构,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充分发挥潜能。各施工项目向独立运作过度,落实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全能型管理人才,打造优秀项目管理团队,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通过围绕传统产业、EPC工程承包和绿色建筑三大产业,优化顶层设计,提高了运营效果,再造了企业发展新优势。
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赢得市场
科技公司努力提升传统产业服务质量,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向周边和甘肃、内蒙、云南、重庆、山东等偏远地区扩张,各项检测业务实现了新跨越。无损检测研究所先后承接了马钢重机公司的设备制造检测、安徽科达洁能压力容器制造检测、芜湖特检中心及马鞍山特检中心在役压力管道射线无损检测项目。道路交通检测研究所承接的国道306线林西至大水菠萝段检验项目,是目前为止合同额最大的检测项目,为科技公司在十七冶内部赢得更大检测市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设立兰州市兰州新区试验室,开拓了一个新的区域市场;紧跟马鞍山市交通工程检测市场步伐,一连拿下中濮塘城镇道路建设工程PPP项目、博望区新博山河防洪备水EPC总承包项目等综合型大项目检测业务。地基与基础研究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主动出击,承接了马鞍山秀山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当涂基地、马钢厂区部分改扩建项目,市场营销出现转机。勘测设计所超前营销,站位前移至项目立项,承接了蚌埠龙子湖、东城花园、滨江花园、采石古镇等一批勘察和测量任务。焊接中心承接的国内最大的湛江宝钢炼钢项目350t转炉炉壳焊接工程获得2016年度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为今后承揽此类项目树立了良好的业绩;环境检测所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在原有老客户的基础上,发展了宝龙华庭、清河湾、和县中央佳源城等新客户。教育培训中心改进教学管理方法,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办学路线,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函授学历教育、职工管理岗位培训、申请政府补贴培训、社会化培训等方面取得不菲成绩,目前学历教育也已实现由依托企业学员向社会化办学的蜕变,并连年保持相对稳定数量的新入籍学员,同时函授站连续三届被西建大评为“优秀函授站”。
紧跟集团发展步伐 打造地基工程专业化
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公司做大规模的重要支撑,随着十七冶发展步伐,产品的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地基与基础工程也由原先的房屋建筑向新兴产业转移,业务已扩张到江苏、山东、西安、兰州、贵州等外省地区,在承接浦口区知识产权服务大厦、浦口区巩固8号地块保障房等房建项目的同时,向新兴产业扩张,先后承接了兰州管廊、石嘴山管廊、银川管廊、当涂博望管廊等地基与基础工程,为实现做强做大地基与基础工程奠定基础。
发展绿色建筑 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以绿色高效节能建筑新材料的研发为重点,在新型墙体材料方面的研发生产与应用获得突破,为公司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提供有力支撑。2016年,公司研发的现浇泡沫混凝土轻钢龙骨复合墙体成功进入兰州市场。通过现场样板房建设展示,得到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的一致认可。并成功应用于兰州现代职业学院项目,轻质内墙施工共58栋楼,面积总计38万平方米。为公司发展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标志着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推动了十七冶集团住宅产业化进程。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十七冶科技公司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分析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把握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致力于将房地产与建筑业现代化相融合,研究构配件生产工厂化和施工现场快速装配技术,更加注重建造过程的绿色化技术应用,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同时大力研究新型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和建造方式,加快3D打印技术与施工技术有机结合,通过新技术应用,促进建筑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最终实现打造出低成本、高品质的建筑产品。
将专利申请与高新技术产品认证、科技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申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项目申报相结合。2016年,共受理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立项研发项目14项,其中拟申报加计扣除项目14项,发表论文4篇,《一种钢骨架轻型板》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发布QC成果1篇,工程技术总结1份,参编国家建材行业标准2013-1247T-JC《泡沫混凝土墙板、屋面板》,主编国家建材行业标准2014-1260T-JC《陶粒泡沫混凝土》,省部级标准规范申报2项。7月份《轻质自保温非承重墙板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成果获得施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泡沫混凝土发泡机及其发泡方法”获安徽省专利优秀奖以及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成为公司历史上首个科技创新国家级获奖项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科技公司面对经济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一发展大势,紧紧围绕“四梁八柱”战略部署,夯实管理基础、狠抓内外市场、稳健经营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奋力实现了新常态下公司稳健快速发展。2017年,任重而道远,科技公司以坚定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拼搏,展望辉煌的明天。